fbpx

开斋节系列(2):斋戒月

斋戒是伊斯兰教5功之一,穆斯林们须在伊斯兰历9月(Bulan Ramadhan)进行为期30天斋戒。

穆斯林在清晨日出开始不能饮食,不能抽烟,也严禁寻欢作乐,直到日落后方可开斋。

在特定情况下部分穆斯林可不用斋戒,包括孕妇、病患者、长者及幼童。而日落后进食的时间在各阿拉伯国家都各有不同,有的国家民眾听到炮声才可进食,有的则需等到清真寺传出念颂可兰经的声音。

巴生苏莱曼清真寺。

在一些国家,斋戒月是必须严厉执行的,例如大马穆斯林在斋戒月期间,如破戒进食及喝水被发现,將会被逮捕及受罚。

穆斯林相信,这是真主阿拉將《可兰经》传授给先知穆罕默德的神圣月份,此时应用来自省与祈祷,缅怀他人所受的苦难並心怀悲悯。

斋戒月旨在让穆斯林能真正感受挨饿人的痛苦,是一种精神上自我净化的方式。斋戒的精神意义包括:(一)敬畏真主,提高道德修养;

(二)培养惻隱心,扶困济贫;

(三)清心寡慾;

(四)增强自律力;

(五)磨练意志。

自我净化的月份

於伊斯兰教里敬畏不仅是个崇高的信仰境界,也是一个高尚的道德境界。如斋戒者在精神方面没有遵守斋戒的道德要求,仅在身体方面进行了斋戒,且没有把敬畏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行为上,那就失去了斋戒的意义。

斋戒月是穆斯林的精神自我净化的重要月分。这是一种信仰、精神、意识、施捨、团结、正义与尊严等训练,摒除诱惑杂念,反思与反省过去犯下的缺失;让穆斯林真正感受穷人的痛苦,也可更贴近真主阿拉,意义重大。

穆斯林在这段日子自我检验,使自己更为谦卑並有重新出发与再生的机会。

斋戒培养惻隱心,让斋戒者在知道飢饿及飢渴的滋味后,在开斋时便能感受到处於贫穷阶层人士在飢饿中挣扎的心情,並可体会经常挨饿的穷人能吃顿饱饭的快乐心情,而体验了穷人飢饿之苦后,萌发惻隱之心,以资济贫、行善。此外,斋戒的意义除了完成宗教义务外,还在於陶冶性格,克制私慾。

 

能否在穆斯林面前进食?

另外,在斋戒月里,日出后至日落前在穆斯林面前饮食,在一些伊斯兰国家被视为不尊重其宗教习俗,在沙地和波斯湾甚至会被处罚或拘禁。

在大马,某些凸显「尊重」的舆论认为,非穆斯林不应该在穆斯林面前进食,以示「尊重」;同时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非穆斯林无需迴避进食,因为斋戒月原本就是考验穆斯林的神圣日子。

 

特別祈祷与累积功德

穆斯林受促在神圣的斋戒月多做善事,累积功德(pahala),晚上参与斋戒月期间才有的夜间祈祷(sembahyang terawih),以及远离违反教义的罪恶(dosa)。

由於斋戒月是神圣月份,穆斯林在这段日子行善可获得双倍功德,同样的若干坏事將受双倍恶果惩罚。若穆斯林在斋戒月逝世,被视为他/她活在人世期间经常行善,所以在神圣日子离世。

与此同时,在大马的多元环境下,穆斯林的开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交、聚集和敘旧的场合。

许多个人、公司、官方机构、政府部门,甚至政党和非政府组织都在斋戒月期间举办开斋聚餐,邀请商业伙伴、客户,以及朋友等出席,一起感受宗教的庄严,强化互动关係,让非穆斯林领袖走入群眾。

虽然非穆斯林的参与仅限於餐桌,而非祈祷环节,他们的出现让开斋晚宴呈现另一种多元特色。

 

 

陈燕豪 整理报导

源自于:东方Online 东方日报 –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9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