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开斋节系列(3):「五功」是穆斯林的核心

身为穆斯林有「五功」是他们人生中必须做到的,即「念」、「礼」、「课」、「斋」和「朝」,而「功」为阿拉伯语(Rukun)的意译,原意为「基础」、「柱石」。

马来西亚的「国家原则」的马来文是Rukun Negara,显示政府非常重视被视为国家理念的「国家原则」。「国家原则」有5项,即,信奉上苍、忠於君国、维护宪法、尊崇法治、培养德行。

话说回头,穆斯林的「五功」详情如下:

(一)「念」是信仰作证词,穆斯林须口头表示信仰纲领:「除阿拉之外,绝无应受崇拜者;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只要当眾以诚信严肃的態度口诵,不论任何人即可成为穆斯林。

作词中「除阿拉之外,绝无应受崇拜者」意为世上除了独一无二的阿拉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者,只有阿拉才是应受崇拜的神明,而作证者也必须否认阿拉之外一切虚妄的神灵。」

作证者也须相信、明白、坚信、诚信和喜爱地说出「除阿拉之外,绝无应受崇拜者」,否则作证词对作证者毫无裨益。

作证「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意思是,穆斯林要相信穆罕默德是阿拉的派遣给全人类的使者,须顺从他的命令、诚信他传达的信息。还要明白並相信穆罕默德是僕人,不是被崇拜的,也不是一名说谎者。

同时,人们也要明白並相信穆罕默德传达的法律,无论是阿拉命令的信仰、各种功修仪式、法律制度、组建家庭等,顺从他的人將可进入天堂,相反地违背者將入火狱。

(二)「礼」指的是礼拜, 是伊斯兰的柱石,穆斯林们每天需祈祷五次。

穆斯林从礼拜更新自己的信仰,並於罪恶污秽中洗条身心,让自身远离一切丑事与罪恶。祈祷时,穆斯林须在身心、衣著和礼拜处洁净情况下方可完成拜功。

此外,穆斯林进行祈祷时,脸要朝向天房。另外,祈祷也具有其他社会意义,包括清洁卫生、守时守法、一律平等、服从领导等等。

(三)「课」也就是天课(zakat),是穆斯林的其中一功。在伊斯兰教中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切都属於造物主的。阿拉规定每名穆斯林每年都须將钱財的盈余部份,按固定的比率拿出一部份,交给穷人和赤贫者。

穆斯林將天课(也称为伊斯兰义捐)交给应该享用它的人,意味著「净化」和「增长」。此外,穆斯林不能责备接受天课者,更不允许因交天课因素而伤害他们,交纳天课並不是为了他人奖赏或得到感谢,而是为了寻求阿拉的喜悦。

交纳天课可带来吉庆,也是给予社会一群不幸人士心灵的安慰,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同情他们的不幸和困难。

(四)「斋」为斋戒,每年伊斯兰历的9月为穆斯林的斋戒月(Bulan Ramadhan)。斋戒者在这段期间,每日从破晓至太阳下山的时间里,必须完全禁食、抽烟,甚至是房事。

在这个月中,穆斯林抑制本身的慾望,凭著斋戒这项功课使自己由远离类似牲畜行为站变成类似接近阿拉的眾天使行为,直到斋戒者肯定自身今世除了获得阿拉的喜悦外,没有任何需求。

而在斋戒月结束那天,就是全世界穆斯林共同庆祝的开斋节。在这一天里,穆斯林们將共同礼拜,彼此交换礼物,普天同庆。

(五)「朝」是伊斯兰教最后一功,就是穆斯林去麦加朝覲天房。在每名成年、理智健全、经济能力可负担的穆斯林来说,可是一生一次的主命。

想去朝覲的人应该向阿拉悔过自新,以便纯洁自身罪恶的污垢。当他抵达麦加或各个神圣的禁標之后,应在崇拜和敬重阿拉而完成朝覲的各种仪式,因为除了阿拉之外,各禁標和天房均无法带来利益,也不会带来伤害,所以不应该受到崇拜。如果不是阿拉命令到麦加和禁標那去朝覲,穆斯林是不会这么做的。

每年全球有逾300百万穆斯林前往麦加,並进行大规模的聚会,世界各个角落的穆斯林相聚一堂。在朝覲时,穆斯林男子应穿两块白色披风和裹裙。

朝覲的仪式包括环绕禁寺內的天房巡游,以及一起站在阿拉法特山上祷告。朝覲使穆斯林达到相互援助、认识的目的,提供他们对生活的反思。

 

陈燕豪 整理报导

源自于:东方Online 东方日报 –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93077